冰心說:“愛在左,同情在右,走在生命的兩旁,隨時撒種,隨時開花,將這一徑長途,點綴得鮮花彌漫,使穿枝拂葉的行人踏著荊棘,不覺得痛苦,有淚可落,卻不是悲涼。”面對未知而兇險的病毒,因為使命在肩,有一群人換上戰甲,逆行而上,將病毒牢牢鎖死在前方戰場,換得他人的幸福安康。
在這個關鍵時期,我們看見了厚重防護服后凝重的表情、堅毅的眼神;與時鐘爭分奪秒的身影;凌晨時依舊燈火通明的醫院。每當看見你們除去護目鏡、口罩,汗水浸透了防護服,臉上躺著一道道被勒出的印痕。脫去手套,雙手泛白,甚至嚴重過敏、蛻了一層皮,這樣的瞬間,總讓人潸然淚下。同濟醫院一位醫護人員在志愿申請書上寫道:“不計報酬,無論生死!”84歲高齡的鐘南山院士義無反顧地趕往武漢防疫最前線,面對疫情,他們比任何人都清楚自己的處境,但是他們選擇了“不回頭”。雖然我們不知道他們是誰,但我知道他們為了誰。此刻,他們就是一個個戰士,一個個英雄。面對病毒肆虐,一位位人民子弟兵、公安干警、基層工作人員也挺身而出,他們不畏艱難、沖鋒在前,舍家忘我、無私奉獻,全力以赴投入到疫情防控和維護社會穩定各項工作。
疫情期間,江蘇迎來了2020年的第一場雪,這無疑給防疫救災物資的運輸帶來了巨大的挑戰。高速公路上各個養護中心立即制定了相應的應對措施,按照“以雪為令,雪降即動”的工作要求,全員出動,各應急車輛也安裝好防滑鏈、備好融雪劑隨時待命。公路養護人員頂風冒雪不畏嚴寒,將融雪劑撒至路面,融化冰雪,清理積雪,為疫情防控救災物資的運輸創造了良好的條件。他們用行動踐行信念,用奉獻演繹忠誠,用生命履行誓言,他們便是戰役前一抹亮麗的色彩。
魯迅先生曾說過:“中華民族自古以來,就有埋頭苦干的人,就有拼命硬干的人,就有為民請命的人,就有舍身求法的人,他們是中國的脊梁。”同樣,面對這場全民戰役,還需要我們每個人的共同努力。“冬天來了,春天還會遠嗎?”讓我們向這些最美的逆行者致敬,眾志成城,形成強大的合力,一起打贏這場沒有硝煙的戰爭。(橋梁養護處 孫雪成)